徵征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是台中北區數位鑑識與舞弊偵防會計服務推薦最佳稅務後盾
台中豐原申請閉鎖型股份有限公司會計師事務所, 台中西屯農會稅務諮詢, 台中北屯電子發票b2b b2c諮詢
錢和家庭哪個重要? 我們總以為自己是世界上最有家庭觀念、最講究親情的種族之一,并且深深地為之自豪,但在老外的眼中,卻未必如此。 我澳洲的朋友談起了中國人和澳洲人對家庭的重視。沒想到,那幾位澳洲朋友說:“你別生氣,其實,我們覺得你們中國人并不愛家,并不像你們自己說的這么注重家庭。你們更愛金錢!” 我愕然,于是,我記下了這些真誠的對話:“無論在澳洲還是在中國當地,你們中國人的確很勤奮,中國人在海外也能比當地人積蓄更多的錢財,但我不認為這是你們中國人有經商的天賦,而是你們比我們更節儉,更能省,是通過降低生活標準來完成的金錢積累。你們平時很少上酒吧,周末也很少度假,甚至周末或假期都不休息。衣服都是從中國買了帶過去,因為上海這邊更便宜,我甚至看到有上海學生帶了很多碗過去。“你們會沒日沒夜的工作,把孩子都交給老人照管,除了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外,你們忙得很少和孩子一起玩。圣誕節你們甚至都不休息。 所以,你們華人的孩子盡管學業上很優秀,但他們總是覺得自己很另類,覺得和當地人比起來,父母更關心的是家庭的金錢收入、關心的是他們的學習分數,而不是他們的快樂。” “是的,我知道你要說什么,你們中國人說這是為了孩子,為了下一代多掙些錢,但每一代都說自己賺錢是為了下一代,那么究竟哪一代會真正地使用這筆錢呢?“ 生命是那么短暫,你們借口為了家庭的未來,而在現在就犧牲了家庭,我不知道這個帳是怎么算過來的,怎么還能體現你們自己很自豪的家庭觀念。 “你們為了工作,可以忍受長時間的夫妻分離,要在我們眼中,夫妻不在一起三個月以上,基本上就該考慮辦離婚了。所以我們被派到海外來,就一定是全家一起來,我的妻子、孩子都搬到上海來。他們要是不愿意來,我就不可能接受這項工作,家庭比工作更重要呀。我在中國甚至聽說過你們的上一輩人,甚至有夫妻幾十年都分在兩個地方的,到了退休的時候才能生活在一起。這太殘酷了。難道你們就不會為了家庭放棄工作嗎?工作也還可以再找呀! “我的中國公司里有很優秀的人才,但因為不是上海本地人,家庭就在另外城市,每個月甚至每兩個月才能相聚一次,為什么其中的一方就不能放棄工作呢?我知道有很多在城市里工作的農民,他們甚至只能一年回家一次,都說是為了家庭在掙錢,可這樣的錢再多,又有什么意義呢? 在澳洲,你們中國人基本都比當地人有錢,但沒有人羨慕你們的生活,我認為你們就是金錢的機器,但你們為自己的賺錢愛好涂上了一層家庭的色彩。 看看我們的周圍,多少的人,為了一個房子,犧牲了自己的今天,加班加點地工作,“等買上房子,或還完貸款,就可以輕松了!"等著吧,---房子完了,還有孩子呢! 又有多少孕婦,“等孩子生下來就好了。”---生下來更麻煩,還不如在肚子里,想去哪里,去哪里!有多少小孩子家長,“等孩子上小學了就輕松了,熬吧。”---上學更輕松不了,各種輔導班,還不如幼兒園省事! 多少的家長,在為了一個小升初,犧牲了孩子的童年,周末奔波在各種各樣的輔導班的路上,“等考上初中,就解脫了!”---小學完了,發現初中也有輔導班,而且更多,孩子更沒有時間玩了!只好等大學再玩了。“等孩子上了大學就完成任務了。”---大學上完了,找工作一樣要操心!“等孩子工作了,我就沒有負擔了。”---工作找好了,又開始操心孩子的婚事、房子!“等孩子結婚了,我就不用操心了!”---結婚了,有房了,孩子的下一代又來了! 操不完的心,受不完的累,如此循環往復,我們的視線永遠在未來,為了未來,今天積累能量、積累證書,積累票子。結果就是抱怨,我們的視線永遠沒有活在當下,發現一輩子,沒有一天是為自己過的。其實中國人一輩子就是這么過的。 最懂得享受的是美國人,最有信仰的是歐洲人,從出生到死亡都充滿競爭和壓力的是中國人。 大多數美國人的一生: 0—10歲:參加野地考察等各種集體活動; 10—20歲:談戀愛和追夢; 20—30歲:找份平凡穩定的工作; 30—40歲:終于發現自己的追求,享受有房有車有孩子的生活; 40—50歲:常常在工作壓力中度長假; 50—60歲:享受教會生活,旅游; 60—70歲:開始寫回憶錄,旅游; 70—80歲:安度晚年; 死后:一般進公墓。 大多數歐洲人的一生: 0—10歲:參加學校樂隊,學習古典音樂等; 10—20歲:組自己的樂隊,進行各種嘗試; 20—30歲:嚴重受哥特死亡文化影響; 30—40歲:樂隊開始正式走黑色金屬路線; 40—50歲:回憶童真,開始過回“彩色”的生活; 50—60歲:安定下來,尋找溫情,過小生活; 60—70歲:去教堂總結自己的一生; 70—80歲:與子女一起安度晚年; 死后:安心躺在一大片屬于自己的土地上。 大多數中國人的一生: 0—10歲:被迫學習各項課外技能,不斷考級,多數是為了父母的面子和期望; 10—20歲:死啃如山的書籍,應付如海的考試; 20—30歲:到處投簡歷,著急自己找不到工作; 30—40歲:成為房奴、車奴; 40—50歲:為孩子的未來操心,省吃儉用,努力存錢; 50—60歲:終于有了自己的生活,卻發現馬上要退休,又開始擔憂退休后怎么辦; 60—70歲:花費大部分精力養生,卻發現還要養孫子; 70—80歲:終于安定下來度晚年; 臨死前:發現原來一塊墓地都貴得要死! 幸福家庭不能缺少的七樣東西 朱永新:家庭教育到底有多重要,很多父母沒想清楚 曾國藩:一個家庭的興敗看三個地方分頁:123
俞敏洪:調整心態,學會信任 與大家分享兩句話。第一句話:“Don't wait to be loved,to love.”第二句話:“Don't wait to have a good job,to start to work.”這兩句話包含了幾層意思:一是我們要有自信,相信我們能夠愛別人,相信我們能夠把工作做好;二是我們所擁有的東西一定是靠我們自己主動獲得的;三是世界是美好的,我們要對世界充滿信心,我們愛了別人,別人必然會愛我們,我們做好了工作,一定會被別人承認。 有人說,我愛了別人,別人不愛我,我做好了工作,別人不認可我,怎么辦?這是你的心態不對。做任何事情都希望得到即時的回報,這是一種沒有遠見的自私心態。一個急功近利的人是不會有人喜歡的。做人做事都要有一個正確的心態,很多時候,你的心態正確了,才能把事情做對,生活也才能向好的方向發展。 有一個佛教故事,講的是六祖慧能有一次來到嶺南的一個寺廟,其時寺廟里正在舉行佛事活動,旗幡飄揚。慧能聽到兩個和尚在討論旗幡為什么會動。一個和尚說,這是旗子在動;另一個和尚說,這哪是旗子在動,明明是風吹動了旗幡。六祖慧能接過話茬說,這既不是旗動,也不是風動,而是你們的心在動。這個故事說明一個道理:如果人心動了,外界的一切都會隨之改變。 我們覺得這個世界浮躁,是因為我們的心浮躁;我們覺得這個世界平庸,是因為我們的心平庸。只要改變了心態,我們的生活就會不一樣。我自己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過去,我一直認為自己是個loser。高考考了三年才考上,我是個loser;進了大學沒有一個女孩愛上過我,我是個loser;大學三年級得了肺結核,我是個loser;在北大教了七年書沒有什么成就,我是個loser;在北大十年沒參加過任何活動和團體,我是個loser;被北大開除出來無處安身,我更是個loser。在30歲以前,我幾乎從未嘗到過成功的喜悅,我的自信心一直被現實不斷地摧毀。后來,我到外語培訓部去上課,不斷通過努力來提高自己的上課水平。終于,我在課堂上、在學生的眼神中找回了一點自信。當我對培訓越來越有興趣的時候,我開始下決心做自己的學校。(勵志文章 www.lz13.cn)在做學校的過程中,在和別人打交道的過程中,我不斷地經歷失敗,成功,再失敗,再成功。這個過程造就了我自己堅忍不拔的性格。我的好朋友王強對我有一句評價:俞敏洪像蘆葦一樣剛強!他的意思是說我盡管性格柔韌,但卻不容易屈服。后來我發現,我周圍許多成功人士的個性里都有著非常柔和與非常剛強這樣的兩面性。 在這個世界上立足,我們要少一點膽怯,多一點勇氣;少一點自卑,多一點自信;少一點疑慮,多一點信任。事實上,信任本身就意味著勇氣和自信。多相信世界一點,多相信別人一點,對自己沒有什么壞處。很多時候,我們必須對這個世界表示信任,否則就寸步難行。 不管處在什么樣的社會,一個人做人做事的成功最終還是依靠“誠信”二字。你對別人有誠信,大部分人也都會對你有誠信。就算你被別人騙了,也不能因此就丟掉誠信,否則你就會失去自己成功和幸福的根基。做新東方這么長時間,我受了不少人的騙,但到現在為止,我依然相信我的判斷,依然相信大多數人是好人。被騙以后,我不會仇恨騙我的人,只會認為是我的判斷力出了問題,錯在自己,不在別人。我自己承擔全部責任,總結經驗,下次依然用光明的心態和人交往。我相信用真誠的態度和人相處是能夠感動身邊大多數人的。也正是因為我有這樣的心態,新東方上百個管理人員和老師才會成為我真誠的朋友。我和他們之間幾乎無話不談。也許有人背信棄義過,但在我交往的人中,這樣的人不到十分之一。 所以,在這個世界上,你一定要相信別人:相信你在工作上的努力會得到認可,相信你的汗水會贏得一個好的未來,相信你用心去愛一個人的時候,你的愛會得到回報。分頁:123
別讓自己的心太累 生活中有太多的無奈,有太多的不如意,每當有不順心的事時我們就會抱怨自己,是多么的不幸自己是多么的可憐,有時間在一邊抱怨不如踏下心來好好想想自己都干了些什么呢。心的負荷沉重。有多少往事不堪回首?有多少記憶沒留傷痕?人生不是一杯酒,醉了的不是好漢,沒有醉的不是英雄。所以你我只能半醉半醒,何時能當上那超凡脫俗的大仙呢? 心的負荷沉重。尋尋覓覓,何時讓生命本色回歸自然?何時在精神泥潭突圍?何時能鎖定新的人生座標?何時讓滿是皺紋的心靈舒展?也許,親情友情戀情都得伴隨心累的歷程?也許,所謂的傲骨與傲氣,都得付出心累的代價?也許,人的靈魂在某個層面上看,真的是無可救藥?也許,什么也許也不要去想,方可減輕那生命難以承受之重。 歲月蹉跎,時光荏苒,歷史的長河流沙滾石,洗濯出幾許清靜呢,試問又有誰能跳出紅塵逍遙自在呢,人活著便注定奔波與勞碌,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別讓心太累。人真正長大以后才會感覺到心靈的負荷,精神的壓力,最奢望的莫過于快樂的童年時代,真的希望自己永遠也長不大。生活在南來北往的人群中,很多表面上的瀟灑與倜儻真能代表他們的內心世界嗎,其實很多的答案都是否定的。(人生感悟 www.lz13.cn)或許有一個故事在大家心中深深銘刻,伴著成長給你我很多感悟與啟迪,我們能做的就是別讓自己的心太累。 每個人都有過去,這些過去就形成了記憶堆積在心里的角落。一天一天,心里裝的越來越多,心兒也越來越重。為何不嘗試把過去那些不開心的事情全部舍棄掉,人活在世上有無數個太多。有太多的分分秒秒、太多的瞬間,也有太多的選擇、太多的無奈,但這無數個太多的背后,你只能讓心去承受沉淀;漫長的人生也是瞬間人生,讓心孤獨地去感悟吧,也許當心傷痕累累、流盡最后一滴心淚的時候,人生就不再有漫長,也就沒有了瞬間! 生命是一個不停飄移的過程,你我所走過的每一個地方,每一個人,也許都將成為驛站,成為過客,一向喜歡追憶,喜歡回顧,喜歡不忘記。如今卻發現,深刻在心里,那些東西早已在他們的時間里化成遺忘,不要讓心太累,不要追想太多已不屬于自己的人和事。對于曾經的驛站,只能剪輯,卻不能駐足,對于曾經的過客,只能感激,不能強留。生命的腳步只有不停向前,才可能在生命沒逝的時候找到自己的心靈歸屬。分頁:123
ACC711CEV55CE